民国时期,土匪最多的地方是哪里?匪语“翻垛的”,是啥意思?

民国时期,有两个地方的土匪很出名。一个是湖南湘西的土匪,一个是东北的土匪。

比起大部分由国民党残部构成的湖南土匪,东北的土匪带有东北特殊的地域性特点,粗狂豪放、心狠手辣,还有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
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,东北军阀张作霖迅速抱上了袁世凯的大腿。他不断扩建自己的军队,之后占领了奉天。

实际上,此时的东北已经被日本和俄国觊觎了很久。经历了日俄大战,整个东北人心惶惶。因为百姓贫困,再加上军阀压迫,日本人在东北的土地上胡作非为,大批人选择了上山做土匪。

短短几年功夫,这里就成了全国土匪最多的地方。他们一身匪气,说话做事自带暗号。密密麻麻的山头,走错几步就可能到了别人的地盘上。

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:“有钱的怕绑,有姑娘的怕抢,走路的怕劫,出门的怕攮”。那年月,人们外出首先担心的就是路上被土匪给抢了。

土匪往往仇视商人和官员,而又喜欢欺负平头百姓。在土匪的抢劫过程中,妇女的境遇最悲惨,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,下至七八岁的幼女,无人能幸免。他们还经常残忍地扒光衣服,在身上玩牌,往肚脐里掐烟头,做尽伤天害理之事。

东北土匪把抢劫称为砸软窑和砸硬窑两种,砸软窑那就是欺负手无寸铁的平头老百姓,砸硬窑就是吃大户。

一般情况下,小股土匪的武器是大刀长矛,配个烧火棍盒子炮,欺负欺负老百姓有口吃的就够了。

而成千上万人的匪帮那就完全不同了。除了各种冷兵器之外,东北剿匪期间,民主联军甚至还从土匪手里缴获了十多辆坦克,还有迫击炮、平射炮等各式各样的多种火炮。这装备,要是用来抵抗日本侵略,那也够鬼子兵们吃一壶的。

但是抗战时期大部分土匪都投靠了日本做了伪军汉奸,真正抗日的土匪只有少数,大部分抗日的土匪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日本人走了后他们照样烧杀抢掠。

土匪去砸窑,先要找“翻垛的”算算日子,所谓“翻垛的”其实就是土匪专用的风水先生:今天的日子有利匪首的生辰八字,这就出马,如果这天诸事不宜,那就睡觉等待吉日。

除了砸窑,土匪们的另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绑票。绑票主要针对的就是大户人家,因为绑票这种事情风险很高,而且付出的时间精力体力也很多,投入要和产出成正比。

绑票的风险很高,一旦不小心得罪了有权有势的人,就可能面对各种围剿,甚至有性命之忧。所以但凡敢做绑票生意的,一定是土匪中相当有势力的。

无恶不作的土匪让人恨得牙痒痒,解放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剿匪。臭名昭著的土匪座山雕就在威虎山上被解放军战斗英雄杨子荣抓获。

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镇,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,奔走相告。截止1952年,全国各地的土匪被彻底肃清。

读者们,关于民国时期的土匪,大家有怎样的看法?如果喜欢本文章,请转发收藏哦~

2025-09-28 03:53:53